总编(2015)第 号 类 号 案 由:关于推进大学生就业扶持力度的建议 提 案 者:宋红梅 界 别:民盟 通信地址:乌海市海北大街商检大楼 联系电话:15389735538 邮政编码:016000 理 由: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市近5年毕业生返乡报到统计数据来看,返回的毕业生逐年增加,2013年到2014年增长幅度为10.8%,从2009年到2014年达19559人。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是促进大学生创业有效的方法。通过近几年来的扎实工作,我市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已经打开了一个良好的局面,同时也清楚地看到市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仍面临如下问题和困难:1、缺乏创业知识、能力及系统的创业培训指导;2、缺乏创业项目、创业信息及专业化的创业配套服务;3、缺乏创业资金,创业融资“瓶颈”问题突出。 办理提案的具体建议: 一、加强青年创业培训,提升青年的创业能力 1、规范培训内容。建议有关政府部门组织优秀创业者、创业专家等设计一套操作性强、系统全面的创业教育课程。同时,注重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确保创业教育培训的质量。 2、加大培训扶持。建议政府要加大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创业培训,并给予相应的创业培训补贴。同时,创业培训要与项目推荐、技术支持、人才服务、小额贷款、融资担保、开业指导等相结合,拓展创业培训的服务内容和实际效果。 3、壮大培训力量。建议政府吸纳或建立更多高质量的创业培训机构,推动更多优秀的企业成为青年创业的实训基地,为创业青年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创业能力的平台。如财政、人事、劳动、经贸、农业等职能部门出台政策,在企业中建立一批“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按照“财政贴一点,企业出一点,青年承担一点”的思路,为青年在见习期间提供保障和必要的生活补助,为青年创业就业积累实训经验。 二、加强大学生创业服务,优化大学生创业环境 1、理顺工作协调机制。架构一个顺畅的工作网络是推进该项工作的前提条件。建议建立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各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负责对这项工作的总体规划、协调和指导,定期研究解决扶持青年就业创业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和配合,提供系统的、一条龙的政策服务,形成政策合力。 2、建立“一站式”创业服务中心。建议有关部门牵头成立“一站式”创业服务中心,为青年创业就业提供工商、税收、信贷、项目评估审批等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加大创业孵化基地投入。 三、打破市大学生创业融资瓶颈,解决创业资金筹措难问题 1、加大财政投入。建议政府加大对大学生创业方面的财政经费投入,鼓励和支持社会团体成立更多的大学生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为大学生创业投入部分初始资金,支持有志大学生创业起步。。 2、推进小额贷款。建议争取金融部门进一步开发倾向大学生创业的金融优惠政策,推出更贴近大学生创业的融资业务,在贷款额度、期限、利率、程序等方面,对创业初期的青年给予更优惠、便捷的服务。 3、减少税费负担。建议争取工商、财税等部门强化针对扶持大学生创业就业方面的相关政策支持,在注册登记程序、条件、费用税款收取及其他方面给予更大的优惠和便利,放宽创办中小企业的审批准入、降低注册资本的门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