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2015)第 号 类 号 案 由:进一步加大综合管理争创国家园林城市的提案 提 案 者:赵国民 界 别:农林 通信地址:乌海市园林局 联系电话:13604730766 邮政编码:016000 理由:我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始于2009年。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已进入申报阶段。但创园工作面临着如下困难和问题: 一是在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大项54个小项中,我市尽管顺利通过了自治区园林城市验收,但与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考核指标还存在很大差距。需动员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如城市中心绿化不足,城市空间利用不充分,墙体绿化、新旧小区庭院绿量不足、垂直绿化等发展缓慢,住宅供热计量户表安装不达标、新旧城区道路绿化不均、社区配套设施、医疗等设施不完善。 二是行业管理不到位,园林绿化距单独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目前,我市园林绿化实行的是多头管理,虽有利于调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积极性,但也出现了不少地方绿化建设标准不高、养护管理不细等问题,影响了城市园林绿化整体发展。 三是资金投入不足,建设工程和养护管理普遍采用低价中标,严重影响景观效果。近几年尽管加大了投入,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要真正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资金不足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办理提案的具体建议: 第一、继续加大对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宣传力度。利用一切宣传工具和宣传手段,大力宣传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对于提升我市知名度、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性,营造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浓厚社会氛围,使全体市民懂得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不仅是地方政府的行政行为,而且涉及到全社会、每个人的共同利益,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从而调动全民参与创建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人人动手、个个参与的良好创建格局。 第二、切实抓好园林绿化项目建设。在园林绿化上,要把绿化规模、绿化大小作为重要指标,对人均不足6平方米的地方,要多栽补栽行道树,多建街头小绿地广场。对一些绿化基础不好的地方,应努力提高园林绿化的整体水平和质量,在绿地均匀分布、物种的多样性和园林的人性化上下功夫,在城市节点、出入口等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上有新的突破。在项目建设上,要按照大绿量、高密度的思路,抓好对东山生态园、甘德尔山、城际快速通道绿化、环乌海湖两岸、尽快完成滨河东西区道路及景观带绿化任务。 第三、切实抓好绿色图章制度和绿线管制制度的落实工作。为了既能保障城市化特征绿地有具体的部门回收管理,又能保障建设项目中的规划绿地得到切实建设,将我市城市绿化主管部门增加到建设项目的审批单位之中,为专家组对我市的考核和城乡建设部的最后评审铺平道路。 第四、完善管理机制。随着园林绿化建设步伐加快,高标准、精细化、出精品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建议把三区、滨河新区绿化单位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管理,这样既形成合力又便于管理,从而为早日创建成国家园林城市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五、切实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因资金不足给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造成的种种弊端,确保各项创建规划的顺利实施和圆满完成,建议在原有绿化经费的基础上,每年再新增足量绿化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