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秀梅 一、基本情况 乌海市目前有百万吨以上焦化企业13户,已投产12户,建成未投产1户,焦炭产能为1730万吨。截至2015年9月底,我市焦炭总产量为750.52万吨,同比下降18.9%;焦炭库存为150万吨,产销率为88%。 焦化产业是我市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市传统产业新型化及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当前焦化企业生存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虽然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着力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依托现有的煤焦化项目延伸煤焦化产业链,建成焦炉尾气综合利用、煤焦油深加工等延链升级项目,加紧建设焦炉煤气制LNG项目,但焦炭产量减少直接影响到下游企业的效益,华油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由于气源不足无法正常生产,宝化万辰3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项目受市场、原料供应影响,生产负荷为80%左右,需要积极应对。 二、存在的问题 (一)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及市场因素对我市焦化产业影响较大。焦化行业是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属于国家重点调控对象,但对我市来说是主导产业,是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柱。2014年以来,因国家对钢铁行业调整,直接影响了焦炭市场,焦炭价格不断下降,降幅超过50%,各焦化企业纷纷限产,将结焦时间延长至50—80小时。根据国际通用标准,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8%以下为严重的产能过剩,目前我市焦化企业为保持炉温,焦化产能利用率仅为50%—60%,焦炉煤气等下游产品回收利用率也极低,导致焦化企业亏损销售,目前平均每吨焦炭亏损160—180元。 (二)焦化行业转型升级压力比较大。延伸煤焦化下游产业链,推动其向终端消费品发展,是我市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的方向。但受焦炭限产影响,焦化副产品煤焦油、粗苯、剩余煤气等产品产量大幅减少,造成下游煤焦油深加工企业、焦炉煤气制LNG等企业原料供应紧张,一些企业面临“无米下锅”的局面。同时,受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影响,与石油系化工产品相比,煤系化工产品的价格已不占优势。与年初相比,煤焦油价格每吨下降600元、粗苯每吨下降近2000元,焦油深加工企业利润大幅下降。 (三)优质焦煤资源日趋紧张。乌海市是全国20个焦煤基地之一,焦煤储量约占全自治区的70%,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开采,焦煤的采运强度越来越大,并且随着焦炭产能的扩大,焦煤消耗强度大,当地优质焦煤资源日趋紧缺,外购精煤成本比较高,焦炭产品价格竞争将会减弱。 (四)焦化企业保运转保稳定困难加大。焦化企业在亏损生产的同时,因产能严重过剩,企业融资贷款受限,而且出现了抽贷现象,再加上回款现金少、汇票占比高和融资成本高等因素,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财务成本,造成所有的焦化企业出现资金短缺现象,部分企业出现拖欠工资、社保等情况。 (五)外部环境约束趋紧。新环保法、新安全法出台后,对焦化企业节能减排、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焦化企业在亏损生产的情况下,改造升级资金缺口大,很难达到要求。 三、几点建议 (一)积极延伸焦化产业链条。进一步提升焦炉装备和工艺水平,改造提升传统焦化产业,丰富产品的种类和结构,可根据下游钢厂焦炭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提升焦炭产品的竞争力。加大焦化产品回收设施改造力度,促进焦油、粗苯、焦炉煤气等焦化副产品全部回收利用,继续跟进焦炭气化工作,鼓励企业合资共同建设焦炭气化项目,实现从“以焦为主”向“以化为主”的发展格局转变,形成煤焦化产业长链条,把资源吃干榨净,减少排放,实现科学发展。 (二)抓好煤焦化产业项目的储备。围绕煤焦产业基地建设,推动政府招商与企业项目招商相结合,建设煤焦化产业发展项目库,做好煤焦化产业链项目储备,重点引进或鼓励企业上马轻油、洗油等煤焦油深加工产品以及工业萘、精萘等产品的利用处理项目,同时要考察引进硫胺、硫磺深加工方面的项目。 (三)引导焦化企业改革经营模式。引导焦化企业开展以资产、资源和市场为纽带兼并重组,或通过上下游企业间相互参股、组建联合公司、结成战略联盟等方式加强合作,避免重复建设,向生产使用一体化、经营规模化、资源综合利用化方向发展,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和集团,形成乌海地区焦化产业合力,建立自有品牌,强化品牌战略,进一步提高焦炭、焦化产品、LNG等产品的竞争力。 (四)进一步完善金融支撑体系。要进一步完善担保体系,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担保机构围绕产业发展,完善金融服务、担保机构服务;增加信贷投入,提高担保能力,保障资金需求。培育企业上市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融资。 (五)抓好企业跟踪服务。要进一步完善水、电、路、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协调干法熄焦余热发电实现并网运行。相关电力、环保、安监、质监、就业、社保等职能部门要加强跟踪服务,帮助企业度过难关。要借鉴霍林河模式,通过低值煤利用从源头上降低发电成本,再通过电力微网直供降低用电企业电价,可以借鉴这种模式,打造低电价优势区域,降低焦化企业用电成本。 发言人系市政协委员,农工党成员,海勃湾区政协副主席(海勃湾区政协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