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政协系统 | 电子邮件 旧版 
政协章程
提案工作
政协概况
视察调研
人员组成
交流交往
领导讲话
理论研究
政协文件
政协史话
政协会议
委员风采
议政建言
党派团体
社情民意
三区政协
  最新动态 ·2022年部门预算公开报告附件2   ·2022年部门预算公开报告附件1   ·2022年部门预算公开报告   ·2021年部门决算公开报告附件   ·2021年部门决算公开报告2   ·2021年部门决算公开报告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海市委员会办公室...   ·测试信息   ·市政协主席王文杰督办重点提案   ·2021年部门预算公开报告   ·市政协召开九届二十九次常委会议   ·市政协主席王文杰调研基层党建联系点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正文内容
关于加大食品生产加工监管力度的建议
乌海政协网 www.whszx.gov.cn 日期: 2016/2/25 阅读次数:35337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张曼漪

    吃得安全,吃得放心,不仅关系着百姓的身心健康,也关系着食品行业的信誉,更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
    目前,我市共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7484户。其中,食品生产加工者347户(包括食品生产获证企业48户,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299户),食品经营单位(已发放《食品流通许可证》)4706户,餐饮单位2431户。从近两年对全市食品安全现状及考察调研来看,小作坊作为食品安全问题的多发点和监管的难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不畅。目前,食品药品机构改革已纳入全市市场监管体制改革中,组建了市场监管委员会,实现“一个部门管市场”的目标。但《乌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市政府还在审批中,人员、职责均不确定。市级食品生产和流通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2014年初就划转至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但区级仍由质监和工商部门监管,市、区两级食品生产和流通监管工作衔接不畅。现有监管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镇办还无食品监管机构和人员,难以保证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性和全覆盖。
    (二)食品加工园区建设和推进工作进展缓慢。目前,海勃湾区食品加工园区已有24家食品加工企业入驻或签订入驻合同(其中11家已开始生产),金裕市场食品小作坊加工园区已有28户食品加工企业入驻或签订入驻合同。乌达区、海南区食品加工园区建设方案和扶持政策却迟迟未出台,全市《小作坊、食品摊贩的管理办法》至今也未制定,小作坊审查登记处于停滞阶段,食品摊贩屡禁不止,大多经营者都在观望和无证生产。
    (三)食品安全隐患多。一是无证经营仍是食品生产加工中突出的问题。我市平房区、待拆迁区域及部分校园周边还存在大量无证无照经营餐饮的现象,以及相当数量难以取缔的晚间流动餐饮和露天烧烤摊点等。二是家庭作坊式的食品生产加工经营户还大量存在,10人以下的小企业占绝大多数,对这些“低、小、散”食品生产经营户的监管实施难、反复多、问题集中。三是屠宰行业问题尤为严重。全市现有生猪屠宰企业3家(三区各1家),均处于“吃不饱”的低负荷运转状态,普遍存在厂房和设备老旧落后、建筑面积小、排污功能差、员工业务水平低等情况,脏乱差问题突出。四是中小型餐饮单位中,80%以上的场所基础条件差,餐具消毒不符合要求、甚至不消毒。五是全市60%以上私立托幼机构的食堂,在设施设备、制度落实、人员管理等方面达不到食品安全的要求。
    (四)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不足。虽然我市进行了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资源的整合,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只能承检24.8%的项目,与自治区要求85%以上项目的承检能力相距甚远;食品抽检样品数自治区规定4件/千人,而我市仅为1.12件/千人。另外,各区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农贸市场和畜禽定点屠宰场的快速检测机构也几乎为零。
    (五)社会监督体制不健全。食品安全投诉举报渠道不畅通,投诉举报奖励机制不完善,社会监督员和行业自律没有真正发挥作用,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诚信体系尚未建立。
    二、几点建议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顺畅有序的监管体系。要研究细化改革的总体方案,对涉及机构重组、职能调整、人员划转的单位尽快从三定方案上给予重新明确,并尽快出台《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意见》,尽可能缩短改革过渡期,整合力量充实基层。要在农牧业部门设置食品安全专门机构和人员,完善相关监管机制。同时要密切部门间的协作联动,按照无缝衔接的原则,建立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与市场准入管理的衔接,杜绝监管空白。
    (二)加快食品加工园区建设步伐和信息资源共享进度,构建全方位监管体系。一是建议乌达区、海南区出台补贴和优惠政策,加快建设食品加工园区体系,形成规模,入驻企业投入生产要达到一定比例。二是开展针对性培训,提高监管队伍的综合监管能力;原工商、质监、食药监等部门要及时将各自掌握的食品监管档案信息资料统一归档,实现信息共享,提升监管效能。三是加强基层网络建设。按照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原则,理顺镇街、村社基层监管体系,形成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络。
    (三)强化难点治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平安规范的监管秩序。针对“无证无照”、“低、小、散”以及流动性大的监管难点,开展专项整治和执法检查;将现有无法取缔、难以规范的“无证农贸市场”,纳入食品抽检和日常巡查范围,加强监管。加大对于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打击和处罚力度,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衔接,从严从重打击食品违法犯罪行为。
    (四)加强对“网购食品”的监管。要主动适应时代的变化,把网络订餐等一些新兴业态纳入管理范围,加强对食品供应商资质和经营环境的审核、评估。同时出台更具操作性的制度,加大对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严防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五)完善社会监督体制。设置食品安全投诉举报专线,加大举报奖励机制,聘请社会监督员,建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诚信档案。

    作者系市政协常委,农工党市委副主委,乌海市委统战部民主党派联办副主任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海市委员会 主办
地址:乌海市滨河新区市府路1号市行政中心A座845
蒙ICP备160037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