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主评议工作开展情况 (一)精心组织安排。按照《市政协2015年工作要点》安排要求,我们对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就小型餐饮业监管情况开展了民主评议。为开展好这次民主评议工作,成立了由市政协分管副主席任组长,专委会、市党风政风监督室(纠风办)和市政府督查室负责人任副组长,部分政协常委、委员和三区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负责人为成员的民主评议工作组。根据评议工作不同重点,又将评议组成员分为1个资料查阅小组、5个测评小组。评议工作开展之前,评议工作组与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多次就开展民主评议活动有关事宜进行沟通,明确指导思想、具体内容、时间安排、方法步骤及相关要求,并得到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支持。9月23日,组织参评人员进行了学习培训,进一步了解掌握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在服务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关政策及其职能职责和基本情况等,并明确了此次评议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 (二)认真开展评议。采取听取汇报、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民主评议。9月25日,组织召开了民主评议工作座谈会。评议组全体成员、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人和分管领导、各区基层餐饮服务监管人员、部分小型餐饮业和群众代表共71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分管领导就本单位2015年小餐饮监管工作情况、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以及政协提案办理情况进行了通报。与会群众代表围绕工作通报进行了座谈交流。在对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的基础上,也提出了我市小型餐饮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建议。之后,测评组向与会人员发放问卷测评表进行了测评。9月26日至30日,6个工作小组分别开展工作,资料查阅组就被评议单位海勃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小餐饮监管工作的相关资料的建档、分类、保存等情况进行查看了解;测评小组分别深入海勃湾区行政区域内的二水厂、狮城小区、火车站、电力宾馆和城乡结合部附近等小型餐饮较为密集的场所,走访业主和市民群众并发放问卷调查。此次活动共发放测评表200份,收回200份。 (三)归纳汇总。座谈交流、走访调查、问卷测评工作结束后,评议组对走访调查了解到的情况、问卷测评的结果以及经营业主、参与群众和委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认真梳理归纳。测评结果显示:满意率为70%,不满意率为4.5%;不了解率为25.5%。 二、对被评议单位的总体评价 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小型餐饮服务单位(鲜奶吧、饮品店、小吃店、小型餐馆)2005家,已发证1931家,占96.3%。其中海勃湾区小型餐饮1091家,已发证1046家,占96%;乌达区小餐饮360家,已发证331家,占92%;海南区小餐饮554家,已发证554家,占100%。 委员们认为,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为切实加强对小型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监管,日常工作中注重完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依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开展了一系列餐饮服务环节专项整治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监管责任。为保证小餐饮食品安全,要求三区制定《餐饮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成立餐饮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分解整治任务,定期开展整治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是组织开展文明餐桌活动,普及食品安全知识。结合我市创城工作,对餐饮单位开展文明餐桌活动,自去年以来,对不符合要求的现象和内容整改3800多次;规范消毒记录312家;发放张贴文明餐桌厉行节俭等宣传画4500张、桌签8000个、禁烟标志1500份;规范餐饮责任单位门前四包425家、“五病”调离制度上墙1108家。城区内食品安全检查和宣传基本达到全覆盖,乡镇实现80%的覆盖。 三是统筹安排,加强日常监管工作,扎实推进量化分级。根据“一岗双责”的原则,在日常监管的基础上,加强对厨房水、电、气使用情况的检查。按照“规范一批、提升一批、淘汰一批”的要求,对各类无证小餐饮,实行拉网式检查,对基本条件不具备、食品安全设施差、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隐患的,整改74户,对经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小餐饮,关停8户。专项整治期间,三区共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126个,《健康证》1304个。同时积极推进小型餐饮服务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全市小型餐饮A级单位1家、B级单位216家,占总数11%,C级单位1007家,占总数50%,其余小餐馆未做评定。 委员们认为,总体上看,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委员会不断探索新的监管方式,加强联合执法,探索疏堵结合、综合治理的政策和措施,加大对小餐饮业的引导和规范工作,提高了对小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和水平,全市小餐饮的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高。但在调研和走访中,也发现一些问题,主 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尚未形成全社会关注餐饮安全的良好氛围; 二是对个别区域的小餐饮业的监管不到位,有的街路两边的小餐馆,如小面馆等存在无证经营现象; 三是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完全到位,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索证索票台账记录不规范,给食品及食品原料的追溯增加了难度; 四是许多小餐饮店硬件设施十分简陋,各种功能区没有明显分区或布局不合理,食品堆放混杂,卫生环境差,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等。 三、几点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一是要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介,采取开辟专栏、专题讲座、现场答疑、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加大对自身工作开展的宣传,让广大群众更多、更深地了解其职能职责和工作动态,增强社会公众的知晓度和认同感。二是应定期对餐饮业主和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加强诚信意识和自律意识教育,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规范行业行为,实现守法经营。三是要向广大消费者普及相关食品安全知识,增强广大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能力和主动维权意识,自觉抵制无证餐饮、露天加工制作食品等,并积极举报违法经营行为。 (二)完善小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强化硬件设施配置 严格规范落实小餐饮食品安全台账记录、食品添加剂管理、索证索票等各项制度,做到票据齐全、记录完整、有可追溯性。从源头上杜绝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构筑起小餐饮食品安全保障长效机制,提升对小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严格要求小餐饮业真正实现洗菜池、洗肉池、洗碗池分开;冰柜、消毒保洁柜、原料储存柜、食品添加剂专柜、更衣柜等齐全,生、熟分用分放的刀、案、容器,有明显的分区、分用标识,各功能区布局合理,确保每一个细节规范到位,全面改善小餐饮物品摆放混乱现象,消除碗筷不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等安全隐患。 (三)健全监管体系,完善保障机制,严厉打击小餐饮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一是通过学习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现有执法队伍的工作水平、监管能力和整体素质。适当增加执法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以适应小型餐饮业安全监管工作需要和长远发展。二是健全完善日常监管机制构建长效监管机制,强化信用体系建设,对小餐饮单位持证经营情况、相关制度执行落实情况进行依法监管,严格执法。对违规经营的单位进行严厉打击,切实保证人民群众饮食安全。三是通过摸底排查,掌握无证小餐饮单位情况,对已经达到餐饮服务许可标准要求的,督促办理证照;对于硬件条件等与发证要求有差距,经整改能达到标准要求的,督促其整改规范,尽早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对缺少关键硬件,通过整改仍难达到标准要求或拒不配合整改继续经营的,应坚决依法予以取缔。 (四)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履行职责 按照“思想上强化责任意识,业务上提高综合素质,工作上提高监管实效”的总体要求,把加强自身建设和健全完善各项制度结合起来,把文明执法与科学监管、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切实优化服务环境,严肃执法纪律,规范执法行为,树立监管系统良好形象。 (五)增进部门间协调配合,提高监管实效 市场监管委、行政执法、住建委、公安、教育等各职能部门应加强联系和沟通,密切配合,在打击无证经营、规范小餐饮经营活动上形成共识,提高联合执法力度,增强综合执法合力。 |